文章详情

宝宝发热莫焦虑,儿科医生告诉你(一)

发表于 2018-07-26

10419人已读

1. 宝宝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的部位不同,正常体温的范围也不同

    *肛温为36.5-37.5°C

*舌下温度比肛温低0.3-0.5°C

*腋下温度为36-37°C

2.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宝宝的体温较正常体温升高。发热的标准取决于测量的部位,测量的部位不同,判断宝宝发热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一般认为肛温高于38°C、口腔温度高于37.8°C、腋下温度高于37.2°C、前额温度高于37.5°C。根据体温的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37.5-38°C)、中度发热(38.1-39°C)、高热(39.1-40.4°C)及超高热(高于40.5°C)。

3.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发热是宝宝的机体对致热源做出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维持机体产热及散热的平衡,使体温维持在36-37°C左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热增多或/和散热减少时,宝宝就会发热。

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致热源引起的发热。致热源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这些病原体就会激活机体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白介素等免疫活性因子,这些物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点上升,使体温调节中枢释放指令使代谢增加,骨骼肌阵缩(主要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手脚冰凉),停止排汗,减少散热,结果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4.引起宝宝发热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其实,发热是一种表现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因此,对于发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观察并寻找引起发热的疾病。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宝宝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比如感冒、流感、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其他如中耳炎、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也是常见原因。在少数情况下,发热也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如药物热、风湿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川崎病、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有些宝宝接种疫苗后也会出现发热。

5.宝宝发热时,父母可以根据哪些症状初步判断发热原因

皮疹

   孩子容易患发疹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等(详见儿童常见皮肤病篇)。

咳嗽

   发热伴随咳嗽是儿童就诊最常见的原因。咳嗽经常在流鼻涕、打喷嚏1-2天后出现,常无痰或少许咳痰,此时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由病毒所致,有些也为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

   要是爸爸妈妈能用勺柄压迫孩子的舌头,发现咽部变红,咽部两侧还可以见到近乎球形的肿物,表面粗糙,有时还可以见到白色的粘附物,一般提示为细菌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患急性扁桃体的宝宝除了发热之外,经常表现为轻微咳嗽、咽痛、不喜吞咽、食欲减退,而且进食水或药物后容易出现呕吐。

如果发热伴咳嗽明显、咳痰增多,往往提示急性支气管炎或已迁延至下呼吸道感染(肺炎),这时候宝宝需要由医生面诊,评估病情,以决定下一步处理措施是住院静脉输液治疗或是口服药物治疗。

   对于咳嗽的孩子,还要特别注意咳嗽的声音。若咳嗽费力,声音嘶哑,音调尖锐,如同犬吠,应高度怀疑急性喉炎。由于夜间室内温度较高且空气干燥,急性喉炎的症状往往更为明显。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切不可大意,因为喉炎可引起喉部阻塞,造成儿童缺氧,严重时可以导致窒息甚至突然死亡。

耳痛,流脓

   中耳炎也较易侵犯儿童。通常都是在患过感冒后出现耳痛,有时还用力拉一侧耳朵、摇晃头部、烦躁不安等。此时家长可用手电筒观察到孩子耳道内有液体淤积或流出。再有,测耳温时,一侧明显高于另一侧达0.5°C,也提示耳温高的一侧可能有发炎。

腹泻

   发热伴有腹泻,尤其是还伴有呕吐,提示宝宝的消化系统受到感染,是急性胃肠炎的表现。发热伴排多次稀水样便,是肠道病毒感染的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

   对于小便次数较平日明显增多,小便时感觉疼痛的儿童,特别是女孩,应怀疑泌尿系受到细菌感染。对于1岁以内的小婴儿来说,因为宝宝不能诉说症状,又因穿戴尿裤难以被爸爸妈妈观察到小便次数异常,泌尿系感染常常是被医生误诊漏诊的常见发热原因。当由医生面诊询问病史及详细查体后,不能明确发热原因时,医生往往会建议查尿常规以协助诊断。

拒食、流涎

   宝宝发热时如果出现拒食伴流涎,往往提示口腔内疼痛,此时家长可观察口腔上颚部、咽峡部、齿龈和口唇,如可发现粘膜溃疡、红白色小疱疹,往往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口龈炎,这些都是病毒感染引起,有自限性,但如家长发热手足部或肛周同时出现皮疹,即手足口病,则需由医生面诊决定是否需要住院观察。

看完是不是下次宝宝发热心里比较有底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