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2-22
23338人已读
媛媛和老公晚上回到家已经快十点了,4岁的女儿在奶奶的照顾下早就睡着了。
爸爸照例还是准备把孩子抱回自己的房间。一抱起来,就有“惊喜”:
奶奶:“你看,这孩子,又尿床了。睡前我还问她要不要上厕所呢。真是羞羞脸~”
奶奶说笑着,轻轻地摸了下孩子的小脸。
“妈,虽然是开玩笑,但是‘羞羞脸’这种话,还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讲。宝宝现在大了,也讲自尊心的。”媛媛看着女儿压低声音说到。
宝宝尿床基本上是每一位家长都会碰到的问题。很多1岁以上孩子经过如厕训练后,白天会自己主动求助上厕所了,但是一到晚上还是会经历一段容易尿床的时间。
年纪小点,有些爸爸妈妈还能接受,知道说孩子小,还不会自己起床上厕所是正常的,但是到了4岁、5岁,有些家长可能就会着急了,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面对孩子尿床尿裤子的行为,我们要先知道,宝宝能够自己控制大小便的年龄差异较大:
•1-2岁的孩子,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好,不能自行控制大小便。
•2-3岁小朋友大概一半以上可自己控制大小便,但对夜尿的控制力还比较差。
•4岁左右的孩子约80%,可以较好地控制夜尿。
•4岁以上绝大多数儿童可以控制大便,5岁以后一般都能控制夜尿。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5岁是个比较微妙的时间点。过了5岁还尿床的宝宝确实不多,偶尔几次问题不大,但如果经常出现,那就要注意了。
临床上有个名词“儿童遗尿症“,指的就是年龄大于5岁、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且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儿童遗尿症可能与遗传、膀胱功能紊乱、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缺陷、睡眠觉醒障碍以及精神心理等多因素有关。
因此,如果发现5岁以上孩子还有频繁的尿床困扰,家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宝宝尿床他自己绝对是又惊又怕,最需要安慰了,毕竟他又不是故意的。那么家长该做些什么呢?
1、注重沟通,避免责骂
宝宝年龄再小也是有尊严的,家长应以鼓励为主,避免指责,否则孩子心理压力多大,还可能更容易尿床。
2、该用纸尿裤就用纸尿裤
孩子的发育有规律也有个性,并不能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为转移。只要是符合生长发育的规律,那就听从宝宝身体的声音,该用纸尿裤就用纸尿裤,一般晚上穿到5、6岁都没啥问题。
3、这些方法帮助孩子减少尿床
•晚上睡觉前两小时喝完奶,不要奶睡。西瓜、梨等利尿的食物少吃。
•白天多喝点水,夜晚少喝点。
•白天鼓励提醒宝宝定时去厕所,养成规律排便习惯。
•睡觉前去一次厕所。
•睡前别让孩子兴奋过度或者玩太累。
•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高孩子适应环境和生活应激事件的能力。
4、夜间如厕训练
4岁以后,如果想鼓励孩子晚上自己去厕所的话,可以这样做:
•点一盏小夜灯,方便孩子找到路,也减少他对黑暗的恐惧,避免意外发生。
•改穿训练裤/拉拉裤,除了方便一些外,也会让孩子树立尿尿要脱内裤的意识。
•当尿床的频率降低,比如一个月1次或者更少,可以让宝宝换上普通内裤。
•铺防水床垫。宝宝刚开始脱离纸尿裤的时候,难免会尿湿床单,提前准备几个防水床垫保护罩比较安心、方便。
5、如果孩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尿床了,又突然再次出现尿床,可能来自压力、兴奋、喝水过多等问题,可以从宝宝的心理、生理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上入手看看是否有改观。
对于宝宝尿床的话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意见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