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没有改善的方法?

发表于 2021-04-20 神经外科

6551人已读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家庭人员的特殊照顾,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帕金森病患者在脑起搏器植入后,除坚持康复锻炼外,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长期的依赖心理,导致患者在术后不敢正常行走、锻炼及生活中吃饭穿衣。

  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1、抑郁

  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主要的情绪障碍,它对患者的预后、依从性、自我照料能力及生活质量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典型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即“三低症状”。

  2、焦虑

  焦虑是个体的自我概念、独立性或控制能力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恐惧、忧郁等不安的心理体验。由于患者常常对自身的健康和客观情况作出过分严重的估计,认为病情严重,难以治愈,或由于长时间治疗仍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急于求成,产生了集中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怨天尤人,反复找人诉说,有的甚至彻夜难眠。

  3、恐惧

  患者的恐惧心理主要包括对发病情境、躯体疼痛以及社交等的恐惧,导致心理创伤,对躯体疼痛的恐惧常常是由于病后身体未得到正确的护理,导致对疾病感到恐惧,表现为患者拒绝活动关节、拒绝外出,有的患者甚至在活动前就开始紧张、害怕。对社交的恐惧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后,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需要别人料理,一切求助于人,因而感到自己没有用,产生自卑,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不愿出门,怕见朋友和同事,害怕去公共场所等。

  4、情感脆弱、自我控制力差

  患者的情感释放可以不受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控制,情感表达不能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差,很小的一件事都能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内心的情绪体验常常立即过分地表现出来,显得很委屈,并且情感转换较快。此时,每当别人提起往事、工作及家人的情况,患者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波动。另外,患者在心理上对家人的情感产生很大的依赖性,每当与家人见面和分手时都有情绪波动,对家人的言行也很敏感,有时很善意的话和行为都能引起患者较强的负性情绪反应。

  5、行为依赖,被动,意志力差

  帕金森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蜜月期后,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控制,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家人对患者的生活过分关照和保护,导致患者在生活方面完全依赖他人,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有的患者几乎没有主动行为,甚至连吃饭,大小便这些本能行为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让他们去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都很困难,人们常把患者的这种消极、被动行为归因于帕金森病情所致,而忽视了心理方面的原因。

  帕金森病治疗并非只是单纯的药物,还需要结合外科手术、心理康复治疗及康复锻炼等,多学科联合诊疗,特别是患者由于长期受家庭人员的特殊照顾,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帕金森病患者在脑起搏器植入后,除坚持康复锻炼外,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长期的依赖心理,导致患者在术后不敢正常行走、锻炼及生活中吃饭穿衣。

  专业心理及运动康复训练指导

  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的变性和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也是贯穿帕金森整个治疗过程的治疗方法,35%到40%的帕金森患者都患有抑郁症。心理干预很重要。而大多帕金森患者及家人仅针对运动症状进行治疗,对于非运动症状,他们没有足够的重视,例如:语言障碍,吞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这些非运动症状在中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运动症状的同时,如何帮助帕金森患者减轻非运动症状的痛苦,重塑抗战疾病的信心。

  一、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不要什么都替患者去做;对于有语言障碍者,患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减轻帕金森的危害。

  二、对于长期患病,出现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量表测评,分值较高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精神类药物治疗,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帕金森病程长,且随着时间逐渐加重,对病人精神上产生一定的压力。做好心理护理,克服患者悲观失望、焦急烦恼等消极情绪,树立正确生死观,保持心态平衡对病情的控制很重要。

  四、很多帕金森患者患病后,回避人际交往,不与人交流,感到孤独,甚至产生恐惧或绝望心理,这个时候,除了合理的用药治疗,更需要的是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主动与患者沟通,为他们建立愉快的工作生活氛围,让患者感到轻松。

  五、帮助患者认识自己所患疾病的原因、表现、治疗和规律。将治疗、用药及有关疾病的常识告知患者,使之了解病情,配合治疗。

  六、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学修养,讲究语言艺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深入细致,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和患者心理活动,掌握病人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 帕金森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