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的观察:生病的不只孩子,还有TA身边的大人

发表于 2021-04-22 精神科

5318人已读

16 岁那年,小北不能去上学了,他没力气走出家门,也没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图片

有的孩子易怒,在家砸东西,有的孩子起不来床,常常止不住地流泪。


一位母亲在群里晒做给孩子的饭菜照片,“ 我是怕自己哪天后悔,没有好好待孩子。”


另一位母亲向群友求助:孩子休学,可大人不能不上班,怕孩子在家出意外,不知道该怎么办。


图片


在家庭治疗的概念里,生病的不只是孩子自身,还有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林红从业 15 年,接诊过数千个家庭,来看病的孩子承受着不同精神疾病的困扰:抑郁症、强迫症、多动症、儿童情绪障碍……


在她看来,尽管影响疾病的因素纷繁复杂,但家庭和养育,对于孩子的精神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把影响孩子的诸多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看作一个系统,“ 家长一个人的改变就会带来整个系统的改变。”


而改变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从健康到疾病是个连续谱,不能只看到疾病出现的一瞬间,每个孩子的病一定是有理由的。


面对疾病,要做的不是指责,也不只是在医学意义上消除它,我们要去理解疾病背后,孩子们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图片


以下是林红的讲述:


 ·  01  · 


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呼救:你们不觉得我有什么困难,我自伤了,是不是就开始重视了?


图片


一部分孩子会表现出 “退行” 的症状,也就是在心理上退回儿童的状态,对家长高度依赖。


我们要理解这些症状,就不能只看行为本身,而是去看那个情境。


也就是说,孩子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状况下、跟谁,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什么情境下,就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行为。




图片


假如能做到每天固定抱六回、八回,固定几点就开抱,她可能抱够了,就不需要突然间让你抱了。


妈妈觉得,这些建议对她很有帮助。从前她心里害怕,觉得孩子这么大了,这不对头啊,抱的时候也很纠结。


现在,她能理解孩子的行为了,就把配合孩子看作了治疗的一部分。




 ·  02  · 

“ 你是病了,不是在作 ”



一些孩子是被学校要求来的,他们因为生病,成绩不好,给班级拖了后腿。

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家长就很不高兴,认为老师是在推卸责任,想让孩子拿回一个诊断。


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来就诊的动机不是治病,而是想证明自己的孩子正常,就导致我们问诊的时候,家长不太配合。

这其实是一个机制问题,怎么能让老师、家长、医生为了孩子达成合作。

在美国和德国,精神科医生和学校的心理老师有合作,会定期去学校发现一些有问题的孩子。

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精神科医生提出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家长不带还不行。


但在我们这儿,家长最终带孩子来看精神科,往往是因为孩子已经不能上学了。

在这之前,家长会用各种方法把孩子弄进学校:威逼利诱、打骂,还有说是从校门口给踹进去了。


到了我这儿,家长往往是带着愤怒,说林大夫,我悄悄跟你说,我觉得他没病,就是装的,就是不想上学。


图片


每到这时,我就会告诉家长,我相信没有哪个孩子是没什么事就不想去上学的。


之所以没能上学,他是有困难,上不了和不想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特别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长发育正处在快速变化的阶段,在某些情境下是病理性的,过一段时间或者换一个情境,他就不是病理性的。


所以我们要相信专业人员,不要自己下结论,也不要先去找社会上的咨询师。


孩子到底病没病,是什么病,病得有多重,需不需要药物治疗,是要由精神科医生来判断的。


 ·  03  · 

孩子的病是系统的症状


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患上精神疾病?医学上很难归因。但我们有个概念叫做 “易感人群” ,是指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

一方面和遗传有关:有的人神经递质有特殊性,容易情绪波动、钻牛角尖;

图片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老师向家长告状,家长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把事情搞清楚就打骂孩子,结果是误解了孩子。

日积月累,孩子出了问题。治疗的时候,家长会说,传统观念里孩子应该听话、尊重老师,孩子没有做到,我就很没面子。


所以你看我们的文化里,其实我们最在乎的是自己的面子,是孩子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孩子内在的感受。

我在治疗中常听到孩子说,我不想活了,活着有什么意义啊?


家长就说,你怎么这么自私,父母养育了你,老师教育了你,你怎么能说不活就不活啊?

我问家长,那我挺好奇的,您认为活着是为了什么?家长一脸茫然:是啊,为什么活着?

很多家长自己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感受到活着的美好。


他们没有让孩子为自己而活,只用责任、道义来绑架孩子,强调应该为别人活着。

当家长重复着成绩成绩,孩子问,为什么你认为那所学校好,我就要去考?我都不想活了,为什么还要去考呢?


这些问题,家长答不上来。


精神科的问题,往往会触发人生的终极命题。


图片


我们的社会对人有一套统一的衡量标准,家长内心不够强大,就会容易被这种文化绑架,孩子就很难做自己了。

治疗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这样跟我说:林阿姨,我发现我不能好。我问为什么。

孩子说,我但凡一好转,爸妈就要现原形了。我说怎么个现原形啊?


孩子说,他们从前对我要求高,我病了,不敢要求了。

我这一好,成绩啊,排名啊,就又来了;我这一好,他俩又开始折腾离婚了。

所以你看,我们的医生通常都会说,你看你有什么症状,你得吃药,你得治疗,这样症状才能好。

可是,很少有医生问病人:假如你的病好了,有什么让你害怕的事情发生吗?


临床上,我看到很多孩子并不是有意的,不是装病,可是他会害怕康复后又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


这种恐惧就成了治疗的阻碍,让他总也好不了。


图片



图片


 ·  04  · 

做医生,有时真的很无力


我2005年开始做心理治疗,2009年开始学习家庭治疗,十几年来能明显看到需求的增长。


我想一方面是精神卫生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大家开始关注心理了,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另一方面,我们社会的整体压力更大了,大家普遍焦虑,也会影响到孩子们。


问题在于,医疗资源还没跟上增长的需求。我们国内的儿科医生少,精神科医生也少,儿童精神科医生就更少了。


这个岗位的工作难度大,因为孩子的表述一般不是很清楚,症状不典型,病情不容易弄明白。


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稍有闪失,家长就不满意;再加上儿童精神科开药少、检查少,医生的收入偏低,造成人才流失很严重。


另外,这门学科的发展还没到成熟的阶段,国家层面也没有把精神科医生分得这么细。


像北大六院这样专门开设儿童精神科的医院非常少,大部分医院都是孩子和成年人混在一起看的。


专业人员少,挂号就很难。精神科的诊断是比较主观的,不同的医生看法不太一样。


图片



孩子需要配备什么样的治疗,关键力量是什么,都能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国内做医生,有时真的很无力,我们在精神科能做的只是一部分。当一个孩子需要其他层面的治疗,我们就转不过来了。


所以,我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都不要病。越是医疗资源不够的时候,越需要重视预防。


但对于那些已经来看病的家庭,我会告诉家长,孩子病了,不能说是好事。


但是在十几岁,还没有完全长大的时候,他病了真的不完全是坏事,这给了我们家长很多机会去反思自己,做出改变。


我也对孩子说,现在我们花几个月、一两年,也许三四年来好好治病,不能正常上学,看着是落后了;


可是,我们能用这些时间比同龄人更早地思考:


如何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以及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人生。


大多数孩子没有机会想这些,他们在各种压力下不停地学习,也许到30岁、40岁的时候才去想。


很多同龄人现在没有表现出症状,不代表他们具备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是一个人早晚要面对的。


图片


图片


我有一位病人的父亲是公司老板,孩子康复后,他找到我说,从前他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对自己的要求也特别高,什么都不容商量。


陪孩子治疗的过程中,他学会了调整自己,变得不那么苛刻了,也喜欢去倾听别人。

现在不仅亲子关系变好了,和员工的关系也变好了,自己的心情舒畅多了。

我也见证过太多的孩子,他们的康复很艰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想通了。

最后,他们不光是病好了,也会对这个社会理解得更深刻,这是一个成熟的表现。


*文中小北、张晴为化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