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眠动静大,睡不踏实,这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21-04-22 神经外科

15116人已读

上周门诊时,有位患者自诉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睡得不踏实,经常做噩梦,还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的,动静很大,自己的妻子也因此睡不好觉。

其实,这位患者是患上了“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简称RBD。那么究竟什么是RBD呢?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异常的睡眠障碍,此病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快动眼睡眠期肌张力增高,出现噩梦、喊叫、大笑、哭泣、伸手、拍打、起床行走和奔跑等。

该病有什么危害?

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伤害到自己或同床睡眠的人。根据统计, RBD患者的伤害行为在临床症状中可高达30%~81%,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以体表瘀斑、撕裂、骨折发生率最高。此外,相当一部分 RBD患者最终会发生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该如何治疗?

首先,在药物治疗方面,褪黑素和氯硝西泮是仅有的两种一线推荐药物,一般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褪黑素

推荐剂量:睡前服用3~12mg,从小剂量开始,每2~4周加量一次。对治疗合并帕金森病的RBD患者有明确的疗效。

氯硝西泮

推荐剂量:0.25mg~2.0mg,在睡前15分钟服用。建议从小剂量(0.52mg~0.50mg)开始应用并缓慢调整剂量。根据我国关于RBD诊疗共识,建议最高不超过4.0mg。

[注意]对于未经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避免使用氯硝西泮。老年和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慎用氯硝西泮。

其次,营造安全的睡眠环境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干预手段。比如,床边不放危险物品(如利器、易碎物品等)、床下铺设柔软地垫、床与墙壁留有间隔、与同床人员保持间距,必要时增设床档,避免意外的发生。

此外,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可延缓病情加重。坚持“上、下、不、动、静”五字方针来改善睡眠,即按时上床;按时下床;不午睡、不补觉、不赖床。进行适当的锻炼,例如每天做一小时的乐眠操或有氧运动。

最后,一定要坚持遵医嘱用药,不擅自随意减药或停药。

实际上, RBD只是 PD患者多种睡眠障碍症状中的一种,后期我将会为大家科普其他睡眠障碍的症状表现及应对措施,希望帮助帕友们摆脱睡眠障碍的困境。


  • 睡眠障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