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抽搐是面肌痉挛吗?如何判断?术前需要如何评估?

发表于 2021-05-08 神经外科

4110人已读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典型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诊断与鉴别诊断

  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病人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卡马西平治疗试验。

  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

  面肌痉挛需要与双侧眼睑痉挛、梅杰综合征、咬肌痉挛、面瘫后遗症等面部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进行鉴别。

  双侧眼睑痉挛:表现为双侧眼睑反复发作的不自主闭眼,往往双侧眼睑同时起病,病人常表现睁眼困难和眼泪减少,随着病程延长,症状始终局限于双侧眼睑。

  梅杰综合征:病人常常以双侧眼睑反复发作的不自主闭眼起病,但随着病程延长,会逐渐出现眼裂以下面肌的不自主抽动,表现为双侧面部不自主的异常动作,而且随着病情加重,肌肉痉挛的范围会逐渐向下扩大,甚至累及颈部、四肢和躯干的肌肉。

  咬肌痉挛:为单侧或双侧咀嚼肌的痉挛,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颌咬合障碍、磨牙和张口困难,三叉神经运动支病变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面肌痉挛术前影像学评估

  面肌痉挛病人在接受微血管减压(MVD)手术之前必须进行影像学评估,MRI检查的意义在于明确可能导致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

  但必须指出的是,MRI检查显示的血管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责任血管,需要再次检查病人的面肌痉挛诊断是否确切,必要时应参考电生理学评估结果。多模态影像融合与3D打印技术,此技术利用多模态影像数据配准融合和三维重建的方法构血管神经结构,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同神经及脑干的关系,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常规的术前颅神经显像检查,临床医生可获得有效的信息往往欠缺较多,多模态技术可以让术者更直观的、准确的对有无神经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压迫部位及特点做出判断,对手术策略制定及术中寻找责任血管提供重要信息,从而减少术中寻找责任血管的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同时打印3D模型,可用于模拟手术操作,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面肌痉挛治疗

  面肌痉挛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得理多)、奥卡西平以及甲钴胺等。其中,卡马西平成人最高剂量不应超过1200mg/d。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

  医院及科室应具备的条件:医院应具备独立的神经外科建制;具备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设备(显微镜)及器械;CT及MRI,有条件的单位应配备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设备及人员;应由掌握娴熟显微手术技术的神经外科专家完成。

  手术适应证:原发性面肌痉挛诊断明确,经头颅CT或MRI排除继发性病变;面肌痉挛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病人手术意愿强烈;应用药物或肉毒素治疗的病人,如果出现疗效差、无效、药物过敏或毒副作用时应积极手术。


  • 面肌痉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