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农村父母深有同感,你认同吗?

发表于 2021-05-13 小儿内科

4433人已读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这句话,尤其是农村父母。

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0.3%,其中93.4%的农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作为上网设备。

其实不仅是农村,城里的孩子也是一样,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孩子沉迷手机的现象就愈发严重。尤其是疫情之后兴起的新型学习模式:网课。孩子更加有机会接触到手机,不少孩子甚至借上网课的理由欺骗家长,用以达到长时间占用手机的目的。每到节假日孩子更是成天在家抱着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玩游戏,刷短视频等。

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农村父母深有同感,你认同吗?

智能手机给大家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很多孩子还小没有自我约束能力,如果没有家长的管教极其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就此沉沦。

很多家长对此一筹莫展也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天天抱着手机玩游戏,不吃饭也不睡觉像着魔了一样,如此沉迷于手机游戏呢?

一、为什么孩子会沉迷于游戏?

1、在游戏中获得掌控感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自由是最大的渴望,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时常受到家长的限制,孩子没有自主选择权,很多事都要听从父母的决定。

相反,在游戏中孩子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日常生活中很难获得的自主权和掌控权,在游戏中只要简单的几个操作就能获得,对孩子来说充满诱惑。

2、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

一般游戏都遵循及时奖励原则,通过层层的关卡或者是打怪升级,游戏会及时反馈评价“你真棒”,紧接着进入下一关获得更高的成就。这种升级打怪的成就感对孩子极具吸引力,尤其是有些在生活中缺少关注的孩子,这些孩子可能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很容易通过游戏来弥补现实中缺失的成就感。

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农村父母深有同感,你认同吗?

3、满足孩子社交需求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忙着上班赚钱,孩子渴望陪伴需要回应。而市面上的很多游戏恰恰满足了这一点,游戏的团队打法给孩子一种“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归属感。在游戏中大家互相配合,相互照应,虚拟化的人永远不会累,也不会有任何不耐烦的情绪,只要手机永远有电,就不缺少陪伴。

二、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

1、正视游戏

不少家长一想到游戏,第一反应就是不好的,负面的影响,各种抗拒。但其实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一些专业的,益智启蒙类游戏同样对孩子有着好处。而且,游戏也是孩子们进行社交的重要元素,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和同龄伙伴们打开话题,建立社交场景。最重要的是,数字化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性和计划性。

退一步说,这个时代的孩子,想要他们完全不接触游戏很难,既然如此,家长们不如去正视游戏,善加利用,将游戏变成一个培养孩子的好工具。

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农村父母深有同感,你认同吗?

2、以身作则

想要防止孩子沉迷于游戏世界,家长们首先就得做好榜样,尤其是一些男性家长,别天天一下班回到家中就盯着手机,这无疑会使孩子产生好奇,想探个究竟,一旦孩子也喜欢上手机这个东东,那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因此,建议家长们还是少在孩子们面前玩手机,有这个时间,不如多陪陪孩子,给孩子更好的亲子陪伴。

3、善于利用

我们之前说了,游戏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数字化是一个交互享受的过程。作为父母,我们也要跟着学习,去接近它,了解它,利用它。

如果家长因为不了解,害怕失去控制,而一味地禁止,强行控制,孩子早晚会“反弹”,因为在这个电子产品急速发展的时代,孩子想要接触这些东西的渠道实在太多了。

尤其等到孩子“反弹”时的彻底失控,家长们不如将游戏看成是一个可以善加利用的工具,比如将玩游戏当作是孩子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学业进步的奖励。当然,玩什么游戏,玩多久,家长们都可以事先想好。

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农村父母深有同感,你认同吗?

另外,家长们也可以借鉴游戏里的奖励设计,进行契约教育。

好的游戏往往都是刺激玩家循序渐进,从而达到目标并获得奖励。家长们完全可以借鉴游戏的这种奖励逻辑,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对孩子进行契约教育,同时也可以“防沉迷”。

比如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套积分兑换体系,将孩子的日常表现,如每天做多久的阅读、练习多少页字、有没有帮忙做家务等都换算成相应的积分,孩子们获得的积分就可以兑换成游戏时间、电视时间、玩具等等奖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