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类风湿,除了积极治疗,也要学会与“它”共存

发表于 2021-05-17 免疫学科

4403人已读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其全球发病率较高,任何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病,其中女性患者占多数,是男性患者的2~3倍。


其病程长,治愈率低,致残率较高,且多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图片


类风湿患者的心理负担很大,容易进而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患者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又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患者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应重视。


图片
类风湿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


类风湿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悲观抑郁型


这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类风湿关节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不能根治,需终身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住院次数增多,经济负担过重,久而久之,失去耐心和信心,再加上周围的亲属、同事有的对他们感情冷淡、缺乏同情或关怀,容易产生悲观抑郁的心情。

2

---忧虑过度型


主要表现为整日思虑重重,无望、无助、无价值感。患者得此疾病,尤其是年轻患者怕影响形象,怕被人另眼相看,担心自己的学业、工作、恋爱、婚姻、前途受影响,为此忧心忡忡;


图片
3

---烦躁易怒型


有的患者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后,不能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地改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怨天尤人,埋怨自己为什么会得此病,对周围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顾不周;

4

---孤独自卑型


有些患者听说本病不能治愈,就对战胜疾病失去信心,不愿配合治疗,常常自闭独处,不愿与外界、他人相处,待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甚至不能自理,常被“残疾阴影感”笼罩

5

---过分依赖型


由于长期患病或并发症较重,需卧床休息,要人伺候,导致过分依赖医护人员、配偶、子女和朋友等。



图片
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疾病因素

1


由于疾病本身导致患者关节疼痛,害怕残疾或已经面对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失去进行激烈运动的自由,对其今后工作和生活顾虑重重;并在渴望治疗的同时,却又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对药物实际作用信息不强,


环境因素

2


本病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加重家庭负担,与周围朋友、同事关系的改变,社交娱乐活动的停止,家属时常在患者面前流露出对疾病的过分担心和对患者的冷嘲热讽,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图片
类风湿患者如何治疗和预防焦虑?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特别是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和残毁型患者,日常生活的照料及肢体功能锻炼方面需要得到家属的协助:


  • 家属亲友应该经常探视患者,给患者精神鼓励,消除孤独感,激发患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使其身心舒畅;


  • 生活环境要干燥,阳光充足,避免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坐息,要劳逸结合。


有学者认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认为患者能走出应激事件的阴影对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

中医在治疗调理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其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收效颇好。


类风湿关节炎伴有的焦虑抑郁状态在中医学里可以归属为“郁证”的范畴,结合患者年龄及性别特征,“女子以肝为先天”,主要从心从肝论治。


辨证有:肝气郁结证、气郁化火证、痰气郁结证、心神失养证、心脾两虚证、心肾阴虚证。


中药调理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药基础上,根据病人的症状再进行加减,如:


心肝火旺证加栀子、黄芩、牡丹皮等;


肝气郁结证加柴胡、香附、郁金、佛手等;


虚烦眠差证加夜交藤、远志、酸枣仁、淡豆豉等。







针灸


除了内科的治疗,针灸也是不错的手段。主要采用督脉、肝经的腧穴。通督调神,疏肝理气。


主穴选用:百会、神门、印堂、内关(双侧)、合谷(双侧)、太冲(双侧)。


配穴:肝气郁结+期门;气郁化火+行间、侠溪;痰气郁结+丰隆;心神失养+通里、心俞;心脾两虚+心俞、脾俞。







图片


此外,风湿科医生在诊疗类风湿病人,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全面地治疗,尽可能改善预后。


同时类风湿患者自己也要树立起良好的信心,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医患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


虽然类风湿关节炎不能被完全治愈,但只要患者听医生的话,定期复诊遵医嘱按时服药,病情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永健."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心理健康与中医证候关系初步调查."中医临床研究 .(2016):13.Print.

[2] 朱晓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疏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8.Print.

[3] 郭华容."浅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心理护理."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1):396.Print.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