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1-03
11509人已读
六年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就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有关工作发出通知,禁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文件中明确规定: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匀速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然而,即使这个法规已经颁布了六年时间之久,但很多医院还是会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测,说宝宝缺乏微量元素会影响身体发育,检查后缺啥补啥。那么问题来了,微量元素检测是不是衡量孩子健康的标准?微量元素是指哪些元素?宝宝一定要做微量元素检测吗?
提到微量元素,我们想到的是钙、铁、锌等。钙其实并不属于微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才称为微量元素。医疗机构常做的元素检查包括:常量元素钙、磷、镁,微量元素铜、铁、锌。尽管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人体的正常运行却无法离开这些元素。
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测标本主要是头发或者血液。
以头发作为检测标本:取样方便,可以让宝宝免受采血的疼痛,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但宝宝的头发长期暴露在外,相比血液,受外界影响因素大,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多或少,并不能代表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
血液检查:微量元素检测中最常见的是抽血检查,检查结果只能勉强测出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量。而实际上,人体的微量元素绝不只是存在于血清中,更多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多在细胞、组织中,这些元素的组织含量是没办法检测的。
一些母婴店还出来一个套路,拿一个夹子给孩子夹手指、戴手腕,等个几秒就可以知道孩子缺那缺那的微量元素检测,就更扯了,这只是商家为推销保健品而设下的骗局。
6个月以上小儿,如果定期做好保健,小儿的体格生长都在正常范围内、营养摄入正常、没有频繁的呼吸道、肠道感染。就没有必要检测微量元素,均衡饮食即可。孩子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一般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不必盲目要求检查。
微量元素检测不是常规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要经专业儿科医生评估后确定。而且,化验结果也只是作为辅助参考,需要儿科医生结合临床情况综合评估。
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检测也暂无统一、准确的标准。不同的医院可能有不同的数据,因为不同的检测仪、不同的试剂,其参考值都不同,所以可能造成结果也不同。另外,微量元素检测出来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值,同时影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因素也很多。缺少微量元素固然要补,但要用数据报告+临床症状相结合,不能简单迷信检测结果,就盲目地给孩子进补,关键是要看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